1988年  第6卷  第4期

研究与试验
快速凝固含钛奥氏体不锈钢的内氮化行为
李月珠, Dr. Lars Arnberg
1988, 6(4): 193-199.
摘要:
本文研究了熔液自旋含钛奥氏体不锈钢316L薄带的内氮化行为。试验证明,900℃为最佳氮化温度。细小的氮化物颗粒均匀弥散于基体,阻碍着晶粒长大。通过扫描透射电镜鉴定,颗粒为钛和铬的复杂氮化物。在热处理过程中,颗粒内的大部分铬溶于基体,沉淀相基本为氮化钛。内氮化可使显微硬度明显增加。
W-Ni-Cu-Sn系高比重合金的研究
李秋娟, 赵慕岳
1988, 6(4): 200-205.
摘要:
本文研究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以及添加锡对W-Ni-Cu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添加锡的93W-Ni-Cu合金与添加1%Sn的85W-Ni-Cu-Sn合金相比,其烧结温度由1320℃降至1140℃,即烧结温度降低约200℃;抗拉强度从686N/mm2提高到980N/mm2;热膨胀系数提高了28%。获得了较好的综合性能。
工艺与设备
粉末冶金铁基零件的热处理
李世光
1988, 6(4): 206-212.
摘要:
本文介绍了高密度的粉末热锻零件,中等密度的复压复烧零件以及表面密度高而心部具有一定孔隙的粉末冶金滚压零件的热处理工艺。着重提出了用不均匀奥氏体渗碳处理来实现高浓度渗碳的方法。试验表明,对含铬的铁基结构零件,其渗层表面含碳量可达2%以上,碳化物量可达50%以上;复压复烧零件经不均匀奥氏体渗碳处理后,其耐磨性比20号钢氰化处理的零件提高2.22倍。
影响奥氏体烧结不锈钢性能的工艺因素
沈时明
1988, 6(4): 213-218.
摘要:
本文研究了原料粉末质量、压制压力、烧结工艺等对奥氏体烧结不锈钢材料收缩率、密度、极限拉伸强度、延伸率及抗腐蚀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以压制压力为588-700MPa;500-600℃预烧半小时;在氢气保护下于1300-1330℃烧结1-1.5小时;于冷却水套中冷却的工艺。用这种工艺生产的制品,可获得均匀、稳定的细晶粒奥氏体组织,从而具有良好的综合物理机械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铁基粉末冶金零件的急冷发黑处理
廖永琦
1988, 6(4): 219-222.
摘要: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急冷发黑工艺。零件经过这种工艺处理后,不但提高了抗蚀性,而且也改善了机械性能,从而增加零件的表面硬度及强度。
粉末热锻密封环的中频感应加热淬火工艺
肖可夫, 周绵长
1988, 6(4): 223-224.
摘要:
介绍了中频感应加热在粉未热锻密封环热处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材料·制品·应用
粉末轧制多孔镍箔贮存式氧化物阴极材料
郭栋, 王亚杰, 苏兰芳
1988, 6(4): 225-230.
摘要:
研究了粉末轧制-烧结工艺生产高纯多孔镍箔的方法。考察了多孔镍箔贮存式氧化物阴极材科的性能及其在Ey-501型行波管中的应用。表明,采用粉末轧制-烧结方法生产多孔镍箔与光刻制网法相比,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成材率高、成本低、适合大生产等优点。此外,多孔镍箔贮存式氧化物阴极还具有良好的抗中毒性、长寿命和较好的电子发射一致性等特点。
文献综述
粉末冶金注射成形
余根新
1988, 6(4): 231-240.
摘要:
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外粉末冶金注射成形技术的工艺过程、特点、应用范围及制品的技术性能;介绍了不同厂家的工艺特点和设备。对于注射成形技术在液相烧结和高温加压烧结,它与热等静压结合,以及在寻找新型粘结剂等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本文也作了概括的介绍,文章最后对发展注射成形技术提出了看法。
来稿摘登
粉末冶金零件用皂化切削液的新配制方法
王鸿灏, 王云隆
1988, 6(4): 241-242.
摘要:
大连粉末冶金厂制成大尺寸粉末冶金摩擦片
赵增任
1988, 6(4): 242-242.
摘要:
外刊摘录
硬质合金
周廷杰
1988, 6(4): 243-245.
摘要:
热等静压技术现状
赖高惠
1988, 6(4): 245-245.
摘要:
粉末冶金法制取氧化物高温超导陶瓷
赖高惠
1988, 6(4): 246-246.
摘要:
技改经验
武汉粉末冶金厂YA79-125自动压机控制部分改造情况介绍
尹功明
1988, 6(4): 249-249.
摘要:
优秀产品介绍
机械电子工业部机械基础产品司粉末冶金行业1988年优秀产品简介
任运绂, 李德歧
1988, 6(4): 250-250.
摘要:
新设备介绍
BDF01-20kN粉末成形压力机
边显忠
1988, 6(4): 251-251.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