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  第17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湿化学法制备纳米粉的热力学条件
赵麦群, 陈宇航, 仝建锋, 刘剑, 符长镤
1999, 17(2): 83-88.
摘要:
阐明了湿化学法制备纳米粉的热力学条件以及如何借助于材料的腐蚀状态图(E-pH图)确定沉淀成胶条件。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方法具有简单、直观、快捷等优点,不但可以方便地确定单组分沉淀成胶条件,而且对多组分共沉淀条件的确定具有更显著的优越性。
W-Ni-Fe高比重合金纳米晶预合金粉的制备
范景莲, 黄伯云, 曲选辉, 李益民
1999, 17(2): 89-93.
摘要:
采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制备W-Ni-Fe高比重合金纳米晶预合金粉,研究了不同的球磨介质(研磨球)包括硬质合金球、不锈钢球、钨球和球料比以及不同的保护气氛N2、Ar等对球磨后粉末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分析了粉末相变化、晶块尺寸和晶格畸变。采用SEM和EDX对球磨后粉末形貌和颗粒成分进行分析。
纳米硬质合金粉末压制过程的研究
黎樵燊, 谢致薇, 李瑜煜, 陈海燕, 邓爱国
1999, 17(2): 94-98.
摘要:
采用普通模压方法,压制了用高能球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的纳米硬质合金粉末,研究了压坯密度与压制压力之间的关系,并与普通微米硬质合金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纳米硬质合金的压坯密度低于微米硬质合金的压坯密度,随球磨时间的延长压坯密度有下降的趋势;VC的存在使压坯密度下降;从实验数据回归出的压制方程来看,纳米粉末的硬化指数低于微米粉末的硬化指数,而压制模数却远高于微米硬质合金的,表明纳米硬质合金粉末的硬化趋势不大,但摩擦力及由此引起的压力损失是相当大的。
高温球磨对氧化铝碳热还原反应的影响
刘新宽, 马明亮, 周敬恩
1999, 17(2): 99-102.
摘要:
研究了高温球磨对氧化铝碳热还原反应的作用。发现在600℃高温球磨过程中发生了碳热还原反应,产物相为AlON相;粉末经高温球磨后,再进行碳热还原氨化反应,与室温球磨及原始粉末相比,高温球磨后的反应率提高,即高温球磨促进了碳热还原反应的进行。
添加VC的WC—10%Ni无磁硬质合金的研究
孙景, 郭小南, 段积林, 董向红, 梁福起
1999, 17(2): 103-106.
摘要:
在WC-10%Ni硬质合金中,采用常规硬质合金生产工艺,以不同的VC添加量进行了试验。加入适量的VC可以使合金在常温下由铁磁性变为顺磁性,同时硬度也有一定的提高,抗弯强度在VC加入量较少时(<1.0%)基本维持不变。添加VC使合金发生磁性转变的机理,主要是VC溶入Ni中形成固溶体,扩大了Ni的晶格常数,减弱了电子间的交换作用。
铁粉温压压坯的烧结行为
果世驹, 林涛, 李明怡
1999, 17(2): 107-110.
摘要:
研究了铁粉温压压坯在真空和氢气中的烧结行为。压制铁粉时,粉末温度为110℃,模具温度为80~100℃。烧结时,压坯于室温装炉,升温速度为2.5℃/min。烧结温度分别为1100℃1150℃和1250℃。实验发现,不同温度下真空烧结1h和氢气中烧结1h,与压坯密度相比较烧结密度都降低,生坯密度越高,烧结密度下降越多。测量了真空或氢气中低温预烧结前后压坯重量和体积变化和不同预烧结制度对应的最终烧结密度,发现经真空预烧结后的压坯在1250℃真空烧结,可有效地提高温压压坯的烧结密度。实验表明,烧结铁的密度是温压及烧结两个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在选择温压温度和方式时,有必要考虑温压压坯的烧结行为。
钨基重合金注射成形工艺研究
邱光汉, 黄维其
1999, 17(2): 111-117.
摘要:
研究了三种钨基重合金的金属注射成形工艺(MIM),重点研究了脱脂和烧结两个工序,分析了烧结温度对力学性能、断口和显微组织的影响。列举了烧结收缩、力学性能和最佳烧结温度等数据。
涡轮增压器粉末冶金自润滑止推轴承的研究
李溪滨, 苏春明, 程时和, 李美英, 刘如铁
1999, 17(2): 118-121.
摘要:
根据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的特殊工况,讨论了材料的基体强化、组织结构及摩擦磨损特性,通过装机台架综合性能考核,与进口的同类产品比较结果表明:该材料综合性能优于进口的同类产品,现已进人工业化生产阶段并批量使用。
CuCrMoFe系触头材料的初步研究
梁淑华, 范志康
1999, 17(2): 122-124.
摘要:
对CuCrMoFe新型真空开关触头材料的显微组织、合金元素分布及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CuCrMoFe合金仍为两相合金,以Cu为基体的固溶体相和以Cr为基体的固溶体相。Mo全部分布于Cr中,Fe主要分布于Cr中,少量也分布于Cu中,合金断口形貌为穿晶解理断裂,晶粒较CuCr50的细小,力学性能优于CuCrFe。
高能机械研磨制备铁氧体的研究
汪礼敏
1999, 17(2): 125-129.
摘要:
通过高能机械研磨的方法直接将ZnO和α-Fe2O3混合粉末合成尖晶石型铁氧体粉末,采用高能机械研磨和热处理相结合的工艺,由BaO、ZnO和α-Fe2O3制备超细晶的BaZn2Fe16O27型六角铁氧体,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不同研磨时间ZnFe2O4和BaZn2Fe16O27铁氧体形成的化学反应过程,研究发现ZnFe2O4反应过程分阶段进行,反应合成的ZnFe2O4铁氧体粉末的平均晶粒度小于10nm;通过机械研磨和热处理相结合的工艺可以制取晶粒尺寸为100~200nm的超细晶BaZn2Fe16O27铁氧体粉末。
自蔓燃高温合成碳化物陶瓷
刘永合, 殷声, 赖和怡
1999, 17(2): 130-137.
摘要:
介绍了自蔓延高温合成(SHS)制备碳化物粉体。单晶、多孔材料和致密材料。重点讨论了通过控制反应参数,控制合成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的一些措施。以催化剂载体、泡沫陶瓷过滤器、粗TiC磨料以及Si-SiC复合材料为例,介绍了SHS在材料合成中的应用和控制方法。参考Ti3SiC2陶瓷的合成,讨论了多元SHS体系中产物相的控制问题。另外,文中还介绍了提高烧结助剂BxC在SiC中的分散性,从而提高SHSSiC烧结性的实例。
钨铜复合材料致密化问题和方法
蔡一湘, 刘伯武
1999, 17(2): 138-144.
摘要:
在常规溶渗、烧结条件下金属钨和铜之间互不溶解,浸润特性能差,使两种粉末复合的致密化过程进行相对困难。阐述了如何提高该系统致密化过程和速度,弱化致密化条件,获得均匀弥散且两相分别连续分布的组织结构,并实现对成分和尺寸的准确控制。结合各类应用的性能要求,对钨铜复合材料致密化的各种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试图为选择高性能钨铜复合材料加工方法提供依据。
粉末冶金文摘
马素娟
1999, 17(2): 145-146.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