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第3期

研究与开发
机械合金化Mg-LaNi5合金的研究
蒙冕武, 刘心宇, 成钧, 周怀营
2005, 23(3): 163-167. doi: 10.3321/j.issn:1001-3784.2005.03.001
摘要: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热分析(DTA)等测试方法研究了新型材料Mg-69%LaNi5(质量分数)的组织形貌及热稳定性能等.结果表明:该合金在转速为280r/min的条件下球磨250h后形成了短程有序或无序的镧、镁、镍等非晶及MgNi2纳米晶(3nm)组织;所得样品的颗粒形状主要为规则的球形或近球形,还有少量多角形等不规则形状.球磨样品在763K温度下保温35d,得到热稳定性较好的具有纳米尺度(25nm)的Mg2NiLa,Mg2Ni,MgNi2三相合金.
石墨/Ni+Ti体系润湿性研究
刘金状, 段辉平, 李树杰, 陈志军
2005, 23(3): 168-171. doi: 10.3321/j.issn:1001-3784.2005.03.002
摘要:
陶瓷/金属润湿性研究对于陶瓷-金属连接以及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取有重要意义.采用座滴法研究了石墨/Ni+Ti体系的润湿性.测定了不同成分的焊料与石墨基体的接触角,并研究了界面结构和成分.1340℃时,在真空中石墨/Ni平衡接触角为78°,保温时间对接触角没有显著影响.添加剂Ti的质量分数达到40%后,能显著改善润湿性,在这种情况下,接触角随保温时间延长而减小.润湿界面存在明显的元素互扩散现象.
原位制备细晶Si3N4-Si2N2O复相陶瓷
骆俊廷, 张凯锋, 王国峰, 陈国清
2005, 23(3): 172-175. doi: 10.3321/j.issn:1001-3784.2005.03.003
摘要:
以Y2O3和Al2O3纳米陶瓷粉体作为烧结助剂,液相烧结非晶纳米Si3N4陶瓷粉体,制备Si3N4-Si2N2O复相陶瓷.Si2N2O相通过原位反应2Si3N4(s)+1.5 O2(g)=3Si2N2O (s)+ N2(g)生成.1600℃烧结,烧结体保温30min,Si2N2O体积分数达到52%,基本由细小均匀的球形晶粒构成,平均粒径尺寸210nm,相变过程中,个别颗粒异常长大,长径比达到1.5.保温时间对孔隙、密度和粒径产生重要影响: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孔隙逐渐收缩减小,烧结体的致密度逐渐提高,晶粒逐渐长大,保温60min,孔隙几乎完全闭合,相对密度达到99.1%,平均粒径280nm.当保温时间达到90min时,相对密度增加并不明显,但平均粒径长大到360nm.
综合信息
2005, 23(3). doi: 10.3321/j.issn:1001-3784.2005.03.016
摘要:
材料·制品·应用
粉末特性对AlN陶瓷致密化的影响
秦明礼, 曲选辉, 何新波, 段柏华
2005, 23(3): 176-180. doi: 10.3321/j.issn:1001-3784.2005.03.004
摘要:
以沉淀前驱物和低温燃烧合成前驱物为原料,利用碳热还原法制备出比表面积分别为4.26m2/g和17.4m2/g的两种AlN粉末,以该两种粉末为原料制备AlN陶瓷,研究了粉末比表面积对AlN陶瓷烧结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比表面积是影响AlN烧结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燃烧合成前驱物制备的AlN粉末试样,没有添加Y2O3烧结助剂时在1700℃获得致密,添加Y2O3烧结助剂后,试样的烧结致密化温度降低为1600℃;而对于沉淀前驱物合成的AlN粉末试样,添加烧结助剂后仍需要在高于1800℃才能获得致密.探讨了粉末比表面积对AlN陶瓷烧结行为的影响机理,并利用SEM对陶瓷烧结过程中的显微结构变化进行了表征.
熔渗CuW材料的超声无损探伤研究
淡新国, 范志康, 梁淑华, 肖鹏, 邹军涛
2005, 23(3): 181-184. doi: 10.3321/j.issn:1001-3784.2005.03.005
摘要:
以CuW材料为例,研究其组织中缺陷的超声无损探伤方法.在分析了CuW材料的组织及缺陷特点后,认为多次反射法比较适合,据此对探头频率、对比试块的结构、探伤灵敏度等参数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探头型号5p10的检测效果最好,最佳的检测灵敏度为厚度10mm三次底波至满屏80%高度时对应的灵敏度,对不同牌号的CuW材料可以通过调整检测灵敏度,参照同一标准进行评价.
片状粉末表面特征的表征方法
金一粟, 叶红齐
2005, 23(3): 185-189. doi: 10.3321/j.issn:1001-3784.2005.03.006
摘要:
对不同片状粉末的显微照片进行了分析,选择四个机械表面粗糙度参数:Ra,Rq ,Sk和K对不同粉体颗粒的图像进行表面几何特征的描述,根据片状粉末图像的灰度值计算相应的粗糙度数值.并提出用分形的方法进行进一步表面分析,采用DBC算法计算分形盒子维,作为颗粒表面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粗糙度参数中,Ra,Rq的变化趋势与人为观察结果不符.Sk和K的数值与主观观察结果较为吻合,但是对珠光效应比较敏感.表面分形维数的数值最为稳定,且符合观察结果,与主观视觉效果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地反映粉体表面的粗糙程度.从而为片状粉体的制备和应用研究,提供一个较为合理的表面几何特征的表征方法.
工艺与设备
粘结剂处理的铁基混合粉的温压特性
王尚林, 倪东惠, 陈维平, 潘国如, 李元元
2005, 23(3): 195-198. doi: 10.3321/j.issn:1001-3784.2005.03.008
摘要:
研究的目标是结合粉末粘结技术和温压技术以制备高质量、高性能的粉末冶金材料.预粘结粉末的一大优点是能有效地降低成分偏析,因此在混粉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偏聚.本文采用两种混粉工艺制备预粘结铁基混合粉,通过不同的压制压力、不同的粘结剂含量以常温压制和温压压制制备出铁基粉末冶金材料,测量其压坯密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预粘结工艺、压制温度和粘结剂含量对压坯密度影响很大.在一定的粘结剂含量范围内,生坯密度随粘结剂含量增加而呈线性减少.不同的预粘结工艺对生坯密度的影响随着粘结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TiC/耐热钢钢结硬质合金原位反应合成研究
刘均海, 黄继华, 宋桂香, 张建纲
2005, 23(3): 199-203. doi: 10.3321/j.issn:1001-3784.2005.03.009
摘要:
以钛铁粉、铬铁粉、铁粉、胶体石墨等为原料,原位反应合成了TiC/耐热钢钢结硬质合金,并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等测试方法对所制备的试样进行了组织结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合成的钢结硬质合金主要相组成为TiC+Fe-Cr固熔体,所合成的硬质相TiC颗粒细小,随烧结温度升高TiC颗粒略有长大.当加入一定的钼与硼后,钢结硬质合金硬度和致密度提高,TiC颗粒尺寸减小,分布更均匀.
化学镀法制备超细Ag-SnO2粉末的烧结
凌国平, 王尚军, 孟亮
2005, 23(3): 204-207. doi: 10.3321/j.issn:1001-3784.2005.03.010
摘要:
采用在1μm粒径的超细SnO2粉末化学镀银的方法,制备了超细Ag-SnO2复合粉末.通过压制成形、烧结等粉末冶金工艺,对粉末进行烧结试验,结果发现试样表面存在鼓泡现象.文章分析了鼓泡的成因,并采用降低成形压力及粉末煅烧处理等手段消除鼓泡现象.热重分析结果及烧结后的金相组织分析结果表明:较低的成形压力可以改善鼓泡现象,但要从根本上消除鼓泡现象则必须对粉末进行高于450℃的煅烧处理.所得Ag-SnO2材料中SnO2颗粒分布均匀,电阻率、密度、硬度分别为2.25μΩcm、9.85 gcm-3和98 HB.
实践经验
自动化生产模式在粉末冶金企业中的应用浅析
郑毅
2005, 23(3): 215-218. doi: 10.3321/j.issn:1001-3784.2005.03.012
摘要:
阐述了先进的自动化生产模式出现的原因以及在国内外粉末冶金企业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技术在国内粉末冶金企业中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前景.为国内粉末冶金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文献综述
陶瓷材料的微波连接技术进展
李树杰, 毛样武
2005, 23(3): 219-223. doi: 10.3321/j.issn:1001-3784.2005.03.013
摘要:
陶瓷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CMC)在科学技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陶瓷以及CMC的连接技术是它们能够广泛应用的关键.与普通的陶瓷连接工艺相比较,微波连接技术具有耗时短、节约能量、成本低、对母材热损伤小等特点,因而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本文介绍了陶瓷材料和CMC的微波连接技术的发展概况,重点介绍了同种陶瓷(包括氧化物陶瓷和非氧化物陶瓷)之间的微波连接和异种陶瓷之间的微波连接.
镁基储氢合金制备新方法--氢化燃烧合成法
柳东明, 巴志新, 韦涛, 李李泉
2005, 23(3): 224-228. doi: 10.3321/j.issn:1001-3784.2005.03.014
摘要:
相对于高温熔炼法、置换扩散法、固相扩散法和机械合金化法而言,氢化燃烧合成法是制备镁基储氢合金的新方法,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的足够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氢化燃烧合成法的方法、机理以及研究进展.
纳米/超细氧化铁粉末制备技术的研究
范景莲, 成会朝, 马运柱, 黄伯云
2005, 23(3): 229-233. doi: 10.3321/j.issn:1001-3784.2005.03.015
摘要:
着重介绍了目前纳米级/超细氧化铁粉末的制备技术,并对制备工艺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做了初步探讨,指出了纳米级/超细氧化铁粉末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