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第2期

研究与开发
Cu纳米颗粒的晶格畸变研究
杨晓红, 魏智强, 汪宝珍, 刘立刚, 王晓云
2011, 29(2): 83-87.
摘要:
采用阳极弧放电等离子体技术成功地制备了Cu纳米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相应选区电子衍射(SAED)、BET氮吸附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比表面积和粒度等特征进行了表征分析,并计算了其不同晶面的晶格参数.结果表明:Cu纳米颗粒为fcc晶态结构,晶格畸变表现为晶格收缩.
Fe-WC料浆浇注过程中颗粒偏析的研究
邹仕民, 傅声华, 曹顺华, 熊瑶洁
2011, 29(2): 88-92,97.
摘要:
粉浆浇注过程中颗粒偏析现象是由细颗粒的堵塞效应和重力场的沉降作用共同决定的.通过深入分析粉浆浇注过程颗粒沉降运动规律,研究了颗粒偏析的本质.分析表明:粉浆浇注过程中的颗粒偏析与粉浆粘度η,液体介质流速υ0、综合沉降因子r2ρ有关;提高粉浆粘度可以有效抑制颗粒偏析;降低液体介质流速可以抑制细颗粒堵塞效应.粉末装载量和石膏模具的膏、水质量比对颗粒偏析影响的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氩气雾化高温合金粉末的凝固组织特征
高正江, 张国庆, 李周, 袁华, 许文勇, 张勇, 刘娜
2011, 29(2): 93-97.
摘要:
为深入了解高温合金粉末粒度细化对粉末涡轮盘性能的影响,对不同尺寸氩气雾化高温合金粉末的凝固组织特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AA粉表面和内部凝固组织主要为树枝晶和胞状晶组织,晶界和枝晶间分布少量富Ti、Nb的MC型碳化物.随着粉末尺寸的减小,冷却速率增大,组织从树枝晶向胞状晶转变,基体γ相晶面间距和点阵常数增加.小尺寸AA粉因溶质固溶极限增大和晶粒细化,显微偏析分散度大大提高,具有优良的显微组织和化学均匀性.AA粉γ相的点阵常数约为0.359 10~0.359 36nm.
TiC对自蔓延高温合成Ti3AlC2相的影响
封小鹏, 陈秀娟, 高恒蛟, 史鉴, 张树纲
2011, 29(2): 98-101.
摘要:
以Ti、Al和C粉末为原料的自蔓延高温合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n(Ti)∶n(Al)∶n(C)=2∶1∶1体系中,未添加TiC时,合成产物中有大量的杂相Ti2AlC生成;当添加≤22.5%(原子数分数)TiC时,合成产物中TiC的含量减少,Ti3AlC2的含量显著增多,Ti2AlC杂质相消失;添加>22.5%(原子数分数)TiC时,合成产物Ti3AlC2的含量减少,TiC的含量增多.分析了TiC对合成产物物相组成的影响.
材料、制品、应用
Ag/SnO2材料挤压变形过程中的性能研究
张志伟, 沈喜海, 张卫国, 邵丽君, 王月辉, 廉琪
2011, 29(2): 102-104,109.
摘要:
采用反应合成法制备了Ag/SnO2材料,研究了Ag/SnO2材料的强化机制.经SEM分析表明,反应合成法制备的Ag/SnO2材料经过剧烈塑性变形后,类纤维组织逐渐消失,SnO2颗粒逐渐弥散到Ag基体中;反应合成制备的材料的强化机制主要是类纤维强化.
添加碲对Ni-Cr合金磨损性能影响的研究
苏义祥, 侯凤刚, 代英秋, 廖乃飞
2011, 29(2): 105-109.
摘要:
研究在镍基自熔性合金粉末中加入微量的碲元素以稳定材料的硬度及抗磨损能力和综合性能.通过对碲镍铬自熔性合金材料进行显微组织分析、硬度测试分析、摩擦磨损行为以及磨损形貌分析,表明碲镍铬自熔性合金材料具有硬度高、耐磨损性能好等特点.
真空蒸发-冷凝法制备片状CU粉
时圣店, 杨斌
2011, 29(2): 110-114,119.
摘要:
采用蒸发-冷凝法在真空条件下制备了片状Cu粉,并用激光粒度分析仪(SL)、扫描电镜(SEM)、辉光放电质谱仪(GDM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片状Cu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Cu粉为面心立方结构,表面平整,分散性好,粒径为10~30μm,厚1~2μm.试验考察了蒸发温度、真空度、保温时间和冷凝高度4个因素对片状Cu粉粒径和形貌的影响,发现蒸发温度和真空度对蒸发速率有较大影响;探讨了Cu粉颗粒的形成机制.
M型铁氧体(Ca0.50La0.45Sr0.05)Fe11.25Co0.35Oα磁粉及磁体的制备
郑亮, 姜锋
2011, 29(2): 115-119.
摘要: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主相组成为(Ca0.50La0.45Sr0.05)Fe11.25Co0.35Oα的M型永磁铁氧体磁粉,研究了磁粉在预烧过程中的相成分及由此磁粉制备的各向异性烧结磁体的磁性能.结果表明,最终获得的预烧磁粉由M型永磁铁氧体相和α-Fe2O3相组成,制备的烧结磁体中含有Fe2+.永磁体的磁性能为:Br=443mT,HcB=338kA/m,Hcj=426kA/m.
工艺与设备
添加镀镍碳纳米管对注射成形FeAl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赵喆, 吴运新, 梁吉, 巩前明
2011, 29(2): 120-124.
摘要:
为研究碳纳米管(CNTs)对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增强增韧作用,采用机械合金化FeAl粉末和注射成形工艺制备出CNTs-FeAl复合材料.研究了化学镀镍处理对CNTs分散性和高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镀镍可以显著改善CNTs在FeAl粉末中的分散性,并有利于减轻CNTs与FeAl基体的高温反应,从而显著提高了注射成形FeAl的抗拉性能.在烧结温度1 230℃、保温105min条件下,制备出了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430 MPa和4.0%的CNTs-FeAl复合材料.
Cu、C添加量对退火态Fe-1.75Ni-0.50Mo粉末烧结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张德金, 罗丰华, 高翔, 王翔, 雷龙林, 崔建民
2011, 29(2): 125-129,136.
摘要:
将水雾化制备的Fe-1.75Ni.50Mo预合金粉在860℃下退火1h,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4%、0.6%、0.8%的C和1.2%、1.6%、1.8%的Cu;600MPa下压制成形后,在氢气保护下烧结3h,烧结温度为1 160℃.测定了合金的力学性能,并进行金相显微组织观察和拉伸断口形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退火处理能够改善预合金粉末的压缩性,压坯密度可达7.18g/cm3;随着C、Cu含量的增加可促使合金组织中出现贝氏体和马氏体组织,从而提高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含1.6%Cu、0.8%C的烧结合金抗拉强度达到772MPa,其显微组织为珠光体+贝氏体;C、Cu含量过高,虽然形成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但导致晶粒粗化、孔隙增多,从而使合金强度下降.
高纯度MoSi2粉末的合成与分析
冯鹏发, 刘仁智, 赵虎, 杨秦莉, 付静波, 孙军
2011, 29(2): 130-136.
摘要:
采用机械合金化法、高能机械化学法、化学法+高能球磨法3种方法试验合成MoSi2粉末,并对其成分和物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学法+高能球磨法可高效地合成出高纯度MoSi2粉末,其工艺为:按照Mo、Si、C的原子比为1∶3∶7配制MoO3粉末、SiC粉末和碳粉混合粉末;1 200℃下,在刚玉管炉中,用50%Ar50%H2混合气体对其还原12h,获得MoSi2-Si02混合粉末;用氢氟酸溶液除去SiO2粉末,获得纯MoSi2粉末,然后高能球磨4h以改变其颗粒形貌和粒度组成.
无铅自润滑铜/铁基层状复合材料设计与研究
徐伟, 解挺, 周海山, 焦明华, 尹延国, 俞建卫
2011, 29(2): 137-141.
摘要:
基于多层自润滑复合材料的设计方法,设计出铜/铁基粉末层状自润滑复合材料;进行了铜合金无铅化研究,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出无铅自润滑铜/铁基粉末层状复合材料,研究了其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无铅自润滑铜/铁基粉末层状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自润滑性能,可以替代目前大量使用的含铅铜合金自润滑材料,其研究结果对研发新一代高性能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材料有重要参考价值.
文献综述
提高钻采工具用硬质合金性能的新技术
张正富, 彭金辉
2011, 29(2): 142-148,153.
摘要:
评述了近20年来,改善钻采工具用WC-Co硬质合金性能的主要技术方法.这些方法基本是围绕着同时提高合金的耐磨性和韧性、或者提高其中之一而不严重损害另一指标来进行的.其中,梯度硬质合金的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硬度与韧性的基本矛盾,效果较明显,但要求严格控制工艺参数.通过显微组织功能化设计得到的非均匀结构合金(DC合金),在改善断裂韧度、而不严重损害耐磨性方面具有最好的效果.粗晶低Co合金,由于采用高温碳化的粗颗粒WC,并且适当降低Co含量、以及严格控制杂质含量,提高了合金的导热性和韧性、减小了合金的热膨胀系数,因而改善了合金抗热疲劳能力和抗冲击能力,并且,对耐磨性无明显损害.添加金刚石颗粒则能显著提高合金的耐磨性,在添加量不大时,对合金的韧性无显著损害.通过在粘结相中添加合金元素,或控制成分和工艺使粘结相中析出弥散第二相,则能使合金强韧性和耐磨性得到显著提高.这些技术方法由于改善效果和成本的差异,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
四海文苑
粉末冶金高速钢在汽车零件——气门座圈中的应用
2011, 29(2): 149-153.
摘要:
这篇文章介绍了关于高速钢用于气门座圈的情况.评定了两种材料:一种是研发的高速钢M3/2粉、Fe粉及NbC的混合粉制造的材料;一种是为了比较,由Fe-Co合金制造的气门座圈.用SEM对研制的气门座圈的显微组织进行了鉴定.对研发的高速钢的物理-力学性能将分别介绍密度、硬度、径向压溃强度及切削加工性.
信息动态
2011, 29(2): 154-156.
摘要: